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一批革命将士珍藏文物亮相陕历博,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。 10月16日,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《红旗飘飘——革命将士珍藏文物资料展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。 展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为宏大背景,以老革命、老将军、老战士珍藏的照片、手稿、书籍、实物为主要展品,通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,反映了他们伟大的理想信念、崇高的政治品格、顽强的革命斗志。 展览...
建筑遗产并非仅是那些古老的遗址或遗迹,它是历史、现在,也是未来。20世纪建筑遗产包括所有风格和功能的建筑,如城市聚落,城市公园与景观,艺术作品,家具与室内设计,工业与工程作品,考古或纪念场所等。 20世纪建筑遗产是近现代百年风云的载体,是见证人类知识、文化、技术乃至艺术变革的纪念碑,但相较于古老或传统的遗产,却较少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保护。1981年10月,第五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了澳大利亚悉尼...
清掐丝珐琅象驮瓶 日前,由北京市文物局、沈阳市文广新局主办,首都博物馆、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办的“来自盛京——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”在首都博物馆举行。 展览共展出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宫文物130余件(套),内容涵盖服装佩饰、食用器皿、文玩字画、宫廷陈设等。 展览分“华服有章”、“宫壶春色”、“摛藻抒华”、“阊阖瑞景”四个部分。清宫遗珍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,集中体现了清中期社会手工业制...
10月16日,沈阳“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百幅(件)精品展览”在东北大学何世礼教学馆举行。韩宏摄 运用满族堆绫技艺做出的肚兜、满族剪纸、微雕等一件件非遗精致作品,栩栩如生,诠释着中国传统技艺的精湛。10月16日,沈阳“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百幅(件)精品展览”在东北大学何世礼教学馆举行。 40幅《肚兜》系列作品在沈阳“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百幅(件)精品展览”...
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和各种新材料构成的当代大都市中的人们,日常生活里见到砖瓦的机会并不太多。但它们曾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广的建筑材料。考古队员们在广州的地下,发掘出来许多秦砖汉瓦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,却能够成为博物馆的珍贵馆藏。北京路附近的南越王宫博物馆,就是一座收藏着大量宝贵的“砖瓦”的博物馆。它们的背后,究竟有怎样的故事? 考古人员在清理“蕃”字石刻。 汉代“砖王”烧制技术 难...
16日晚,来自山西长治县、沁县、左权等太行山脉沿线多个县区的60余名盲艺人在长治县进行交流演出。李庭耀摄 “太行山你就开花,走也走不到头,下辈子好歹要睁开眼,来看看这圪梁和沟。”16日晚,来自山西长治县、沁县、左权等太行山脉沿线多个县区的60余名盲艺人在长治县进行交流演出,他们吹起唢呐、拉起二胡、敲起竹板锣鼓,唱响极具山西特色的太行小调、三弦书、民歌、鼓书等传统曲艺,给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演出...
历时近4年修缮的百年清代甘肃贡院于近日“开门迎客”,新建的甘肃科举博物馆、新出版的《清代甘肃贡院》也首次问世,传承和讲述中国千年封建科举制度的变迁历史。 光绪元年(1875年),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主持修建甘肃贡院,贡院的中心建筑“至公堂”的牌匾由他亲自题写。 清末中国17家贡院之一的甘肃贡院,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。10月中旬,经过修葺一新的甘肃贡院内至公堂、观成堂焕...
近日,荆门屈家岭双河桥遗址被考古学家确定为一处东周古城遗址,该遗址距今2000余年,保留有两米高古城墙300多米,存有大型古建筑类遗迹,考古价值重大。 双河桥遗址地处屈家岭管理区罗汉寺办事处平原村五组,季河与天门河的交汇处,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。为配合汉北河防洪治理二期工程(荆门段)建设,荆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于今年8月底至9月上旬,对汉北河防洪治理工程所涉及的无粮台、姜畈、...
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杭州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情怀:不只用于吃、喝、洗涤——零星散落在巷坊里的古井,更是街坊邻里间的纽带,让那些古老的故事得以流传。上周末,钱江晚报170俱乐部主办的“走读杭州”秋季版第二站继续出发,以胡雪岩故居为起点,在太庙一带昔日的皇城脚下,聆听隐藏在幽静小巷里各式水井的趣闻轶事,感受前世今生的岁月变迁。 探访古井,都有趣闻轶事 旧墙屋瓦,宿昔繁华。元和宝街相连接的牛...
昨天,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收到两件特别的“礼物”,一件是日本产的“祝贺”座钟,一件是法国产镶贝壳的望远镜。这两年物品由温州强达表业有限公司(下称强达表业)特地向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捐赠。据了解,目前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已有各种反映温商精神的“宝贝”1700多件。 “祝贺”座钟高44厘米、底座长27.4厘米、宽12.3厘米,品相完好,前面玻璃上有彩绘图案竹子和仙鹤,意为“祝贺”,背部说明书由红色纸印刷,与...
10月16日,北大红楼橱窗推出“不忘初心 保护自然遗产 传承生态文明——浙江自然博物院跨越式发展图片展”。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,中国文物报社、浙江自然博物院承办。 2018年8月,浙江自然博物馆更名为浙江自然博物院。本次图片展从馆舍变迁、馆藏标本、陈列展览、科普教育、学术研究、综合管理等方面,介绍了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,重点展示了杭州馆与安吉馆的差异化定位,以及即...
10月15日,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会议,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》。院长周萍主持会议,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。 会上,大家积极发言,每位同志都结合单位实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。一致认为,《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并以中办、国办名义印发的中央政策文件,核心是聚焦...
日前,国家文物局印发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》,总结研判2014--2016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估工作。报告中在彰显公园魅力和吸引力、财政投入力度、科研活动开展、理事会机制运营管理方面对汉阳陵遗址公园建设运营工作予以肯定。 公园魅力和吸引力逐步彰显。在注重遗址价值阐释的同时,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生活,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市民休闲活动场所。“汉阳陵等根据自身特点设立了不同主题的参...
10月10日至12日,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戴滨华、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一行到神木市石峁遗址开展《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》(简称《条例》)颁行实施后评估工作,评估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与保护工作,在石峁遗址管理处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,询问参会村民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对《条例》内容及执行的意见与建议,并对有关法律问题作了解释。 戴滨华指出,石峁遗址是我省一处重要文化遗址,文物价值高、文化价值...
大英博物馆将于2018年11月8日-2019年2月24日举办亚述帝国精品展,为您讲述亚述巴尼拔的故事。展览邀您走进亚述巴尼拔的世界,欣赏他精美绝伦的宫殿、壮观的雕像、奢华的装饰和奇异的庭院。您定将被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所震撼——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聚集全世界知识为目标的图书馆。与这位曾被历史遗忘的最伟大的君主之一来一次面对面的接触。 Lead image (图片来自大英博物馆) 亚述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